【观察】17占3!国家级新区的东三省布局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陈尤欣 200662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观察】17占3!国家级新区的东三省布局

2016-03-2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春新区功能布局示意图.png

长春新区功能布局示意图

2016年2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长春新区的批复》(国函〔2016〕31号)。

第17个国家级新区花落长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先后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在国务院历时24年批复的17个国家级新区中占得三席。

如果,仔细研究这17个国家级新区的分布,你会发现:东北三省是中国地理版图上每省都有国家级新区的唯一区域。

这绝非制度安排上的巧合!

“这是顶层设计,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图。”日前,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占国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级新区将是重要支撑,在东北三省都不能缺位,形成鼎足之势。

虽然,东北三省每个省份都有了国家级新区。相对于长春和哈尔滨,沈阳则不甘于这种缺位,积极申报沈北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从今年的辽宁省两会上,这种呼声已经持续不断……

如果成为现实,那么东北三省的四个副省级城市,都将具有国家级新区。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会注入更为强劲的支撑力量。

国家级新区“三鼎之势”形成

长春新区的获批,在东北三省之内形成了国家级新区的三鼎之势。

地图上,一条哈大高铁,连接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大连金普新区、长春新区和哈尔滨新区宛如这条项链上的三颗钻石。

从规划面积来看,大连金普新区面积最大,达到2299平方公里;长春新区和哈尔滨新区面积差不多,分别为499平方公里和493平方公里。

这三个新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大连金普新区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对内是东北地区海陆联运中心,通过哈大运输大通道和东北东部铁路连通整个东北地区;对外是东北亚国际航线的要冲,是我国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空门户,也是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

长春新区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核心腹地和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中心,是哈(尔滨)大(连)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哈尔滨新区地处(北)京哈(尔滨)通道和绥(芬河)满(洲里)通道“T”字型交汇处,多条干线铁路贯通全域,是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亚欧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毗邻新区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面向东北亚地区,联通欧亚与北美的航空枢纽,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处在2小时航空交通圈。哈尔滨呼兰港,新区通过江海联运与俄罗斯远东港口相通,可对接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

正是基于上述优渥的区位优势,再加上雄厚的科技和产业基础,国务院才为三大新区量身打造了“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及“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等战略定位,旨在通过三大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它们的设立,也执行着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分工与侧重。

诸如,金普新区承担着“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充分发挥与日、韩、俄、朝、蒙等国的地缘优势,创新开放模式,提升开放层次,拓宽开放领域,加强同东北亚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和科教合作,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长春新区则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新区在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资源优势,打造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重要平台,提升内陆腹地支撑能力,促进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形成内陆腹地与窗口(珲春)、前沿(延吉、龙井、图们)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全方位合作。

哈尔滨新区则是“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加快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联通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打造科技、信息、金融、国际贸易、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和要素集聚平台,形成推进“一带一路” 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对接欧亚经济联盟的重要支撑。

长春新区产业布局更注重于“集群”

采访中,中国吉林网记者也对三个国家级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了细致对照,相对于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的产业布局,长春更注重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不是像前两者以城或区来进行产业布局。

长春新区构建“两轴、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具体来说,“两轴”,即哈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长吉高端服务业发展轴;“三中心”,即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四基地”,即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临空经济产业基地、健康养老产业基地。

其中,四大产业基地强调的是产业集聚效应。

诸如,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资源富集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发展光电子、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打造区域发展创新引擎。

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长东北创新产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

临空经济产业基地。以龙嘉国际机场为中心,重点发展运输业、航空综合服务业及物流配送、商务餐饮等配套产业,不断扩大聚集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临空产业经济区。

健康养老产业基地。依托长春空港周边区域优良的生态资源,建设运动员训练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健康养老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休闲、 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再看大连金普新区和哈尔滨新区,我们会注意到,它们的产业布局则是依据新区内区域的划分及功能定位来进行的。

诸如,哈尔滨新区提出,构建“一带、一核、三组团”协调发展新格局。一带,即沿松花江现代服务产业带;一核,即松北核心区;三组团,即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支撑,着力打造松北科技创新组团、利民健康产业组团、哈南现代制造业组团。

同样的,大连金普新区则要形成“双核七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双核,即普湾城区和金州城区;七区,则是大小窑湾区、金石滩区、登沙河—杏树屯区、金渤海岸区、七顶山—三十里堡区、复州湾—炮台区和华家—登沙河区。

三大国家级新区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更有侧重

对于三大国家级新区,国家也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但在梳理中,中国吉林网记者也注意到,由于所处区域及发展的不同,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也是各有侧重。

从整体来看,哈尔滨新区获得5项政策支持,最多,具体为:对外开放与合作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科技和人才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

长春新区和大连金普新区均获得4项政策支持。长春新区获得的政策支持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大连金普新区获得的政策支持则是对外开放政策、自主创新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金融政策。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地缘优势,哈尔滨新区和大连金普新区均获得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而从方向来看,大连金普新区侧重于日、韩,诸如政策支持推进人民币与日元、韩元直接交易进程,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而哈尔滨新区更侧重于俄罗斯,支持在新区按有关规定建设对俄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加快发展对俄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三大国家级新区均获得了产业政策,但支持方向各有侧重。诸如,给予长春新区的产业政策,强调“创新外向型产业发展机制,在跨境运输和通关便利化等方面予以支持”;而给予哈尔滨新区的,则是“优先在新区布局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大数据等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到了大连金普新区,则是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向新区倾斜,支持新区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对石化行业等环境风险行业和重点项目要进行环境风险技术评估。

而在土地上,对长春新区和哈尔滨新区明确提出,“严格控制新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切实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长春新区的进行时

2月15日,长春新区获批的消息公布于世。

长春,就开始动了起来。

2月16日,长春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便到长春高新区开展“大走访”活动,召开座谈会,帮助该区解决用地方面的问题。

2月17日,长春市建委、规划局分别到长春高新区调研走访,协调解决长春新区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

近期,拟重点解决长春新区内道路建设的相关问题,打通区域交通脉络,促进新区发展。同时,关于长春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将尽快把编制成果融入长春市总体规划及地方镇乡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实施规划三方互动、立体推进、同步开展,急用先编,鼓励“多规合一”。为加快对长春新区的项目审批,将简化程序,开通绿色通道。

3月11日,《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总体城市设计》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论证。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长春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级新区快速崛起与成长的责任与使命。

采访中,中国吉林网记者也获悉,今年,长春新区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定规划,3月底前将会完成31项规划,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在规划引领下向前推进;二是造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包括政府的软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硬环境,在硬环境方面,今年将投入150亿元,实施高水平的绿化、水系、路网和地下管网建设,尽快使之成为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地区;三是抓项目,项目是立身之本,从4月开始,100个重大项目要陆续开工,通过纷纷落地的项目,把长春新区支撑起来。

作为长春新区的主战场,长春高新区将在今年4月至6月打响“百日会战”,期间开工的项目都是重点项目,主要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玄武岩纤维制品、航天信息产业园、亚太农业和食品安全产业园、东北亚园际物流园等重大园区类、基地型项目。

目前,长春新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相继开工,电力负荷需求快速增长。为服务长春新区经济发展,长春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长春新区长江66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处于建设中,该工程投资3300万元,新安装4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新建66千伏线路1.1千米,预计在下半年投入运行。到2020年年末,将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座,改造及新建66千伏线路7条,新增容量83万千伏安,全面满足长春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畅想:快轨穿梭城区 享受东北亚国家艺术演出

长春新区,紧邻长春市主城区,其主体位于长春东北侧,包括长春市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和九台区部分区域,覆盖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

新区建设,要产城融合,除了“产业布局”,那这座“城”该如何建?

这,或许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

国家提出的要求是,打造绿色智慧新城区。

地图上,看长春新区,它在主城区的东北边缘。有些人不免问:会不会交通不方便?

从发展来看,新区将形成以长吉南线、长吉北线,机场大道、西部货运干道等为主的路网体系,更要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委骨架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智慧如何体现?

方案要求,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与智慧城市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实施智慧社区、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消防、智慧政务等系统工程建设,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新区,截至到2014年,有常住人口约47万人。

中国吉林网记者也注意到,新区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如何让农民成为市民,如何留住人,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

方案也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外来人口本地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拓宽被征地农民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将人留下来,新区也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

新城,并不意味着高楼大厦,也要留住“乡愁”。在新区内,要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镇街、美丽乡村。

同时,更注重森林、林地保护,做好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饮马河流域等生态资源保护,建设森林城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此外,还要按照建设海绵城市方向,实现新区的低影响开发。

依托东北亚“黄金纽带”文化园、长春奥体中心等平台,举办面向东北亚国家的艺术节、艺术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化活动,促进东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设东北亚会展博览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或将在长春新区内举办。

中国吉林网记者 王小野


责任编辑: 陈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