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花园口镇仁义村:“国家级”贫困村的“脱贫”故事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陈尤欣 224232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靖宇县花园口镇仁义村:“国家级”贫困村的“脱贫”故事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陈尤欣 224232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靖宇县花园口镇仁义村:“国家级”贫困村的“脱贫”故事

2016-10-17 19:32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秋日的傍晚,靖宇县花园口镇仁义村经过一天雨水洗礼,空气格外清新,农田里的作物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夜幕降临,伴随着袅袅炊烟,犹如诗歌中的世外桃源充满了恬淡祥和的氛围。

  看着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谁还能想到,8个月前,仁义村还是“国家级贫困村”。如此迅速的改变,仁义村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了质的飞跃?近日,中国吉林网记者走进仁义村,了解村贫困户的“脱贫”故事。

  种花楸

  村民崔淑兰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全家只有一口人,年收入2900元。今年她学会种植黑果花楸,4亩农田种植黑果花楸后,预计年收益可增长1.6万元。“以前只会种苞米,不知道这玩意儿(黑果花楸)这么挣钱!”崔淑兰说。

  “黑果花楸种植期一年,见效快,效益好。”走在该村“特色农产品示范田”,仁义村第一书记于德君向记者讲解地里作物的价值。“特色农产品示范田”不仅是仁义村产业扶贫项目,也是仁义村村民学技术、转变观念的田间课堂。  

  养蜜蜂

  42岁的于洪波,是仁义村72户贫困户之一,家里一共有3口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多年,他本人还患有“小儿麻痹症”,个人劳动能力有限,种植玉米一直是他的主要收益,用他本人的话来说能吃饱就不错了。“种玉米一亩地一年也就收入500元,孩子再大一些也没能力供孩子念书。几年前,听说养蜂可以多赚一些,去年借钱买了蜂箱,因为没经验,一滴蜂蜜也没收上。”

  吉林省民政厅得知于洪波的情况后,专门抽出资金帮扶,还为于洪波家提供了“庭院养蜂”技术,将蜂箱和蜂源扩大至20箱,初秋前蜂蜜市场价格良好,今年仅养蜂一项就收入2.2万元。“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今年俺买了地膜,种植的香瓜收益也不错,今天刚卖了400多元呢。”提到今年的收入,于洪波脸上笑开了花儿。

  修公路

  仁义村距离靖宇县有20多公里的路程,每天只有一趟公交车进村,村民出行极其不便。“村里的路特别窄,出入、会车都有些困难。”村民张玉英说。

  仁义村东侧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毗邻松花江,白山湖风景区就坐落于此,本地人称它为“白山湖仁义砬子”。“这里是去往长白山西坡的第一站,如果路好的话,利用旅游资源也能赚不少钱。”仁义村文书李洪玉说。

  要想富,先修路。仁义村有了致富意向再修路,就可做到有的放矢。扶贫工作队摸清问题所在,省交通厅和县扶贫办投资3800万元,拟建设旅游公路10公里。“在修旅游公路的同时,村内巷道水泥路也将得到升级改造,全部用沥青覆盖,预计8月末开始建设施工。”仁义村党支部书记徐仁义说。

  自来水

  在村民刘石金的家中,68岁的他一路小跑领着记者进入厨房,拧开水龙头说:“你看这水流儿,哗哗的,在以前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真得感谢共产党的好干部啊!”

  由于仁义村基础设施落后,同时受到理位置的局限,仁义村村民吃水是个难题。今年开春后,由省水利厅投资90万元,改造自来水管道4000延长米,新上泵房及水泵等供水设备,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除自来水改造和旅游公路建设外,仁义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有两处,其中包括排水沟建设、机耕路建设。仁义村两个村屯4800延长米排水沟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其中一个自然屯已改造完毕,另一个预计8月末可完工。5公里机耕路进行改造。一位村民指着正在施工的排水沟说,等这个修好了,村里得干净不少。

  翻新房

  扶贫工作组走访过程中,发现15户贫苦户的住房问题急需改善。“72户贫苦户中,有15户村民住房条件极差,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由省民政厅、住建厅和县里三方投入资金,帮助村民翻建、维修。”于德君说。

  24日,中国吉林网记者来到村民崔淑兰的家,院内堆满了杂物及老旧家具,从远处一看,比废品收购站好不了多少。听说记者来采访,崔阿姨不停地乐:“新房子正在铺地砖,这不把屋里的东西都拿出来了,真得感谢政府,要不一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啊。”

  于德君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村里有8户居民没有住房,考虑到村里拥有空余宅基地,这次也为他们盖了房子,各项住房补贴也同样享有,预计下个月都能正式入住。

  第一书记  

  在仁义村,第一书记于德君深受村民爱戴,记者随于书记来到仁义村王家窑屯时,村民们离老远就打招呼,这个说:“于书记来了,我家的房子盖得差不多了,正在安窗户呢。”那个讲:“这两天西瓜卖得好,这不,我马上要推车进县城。”一路上,碰到的每一个村民都向于德君传递着喜讯,透着亲切、透着喜悦,还有不言而喻的感恩在里面。

  “这都是共产党的好干部,与我们吃住在一起,不嫌弃我们;等过几天我挑几个大西瓜给他送过去。”村民李春说,于书记为人特别好,不单单是考虑扶贫户,得知村小即将开学,这几天他正打算给孩子买体育用品和电脑。

  “说实话我特别佩服于书记,什么东西都琢磨得头头是道,说到种地比我都在行。刚开始让我种蓝莓我还不同意呢,他细细地给我算了笔账,最终说服了我。”村民郝德昌说。

  提起与村民的沟通方法,于德君说:“我也在农村待过,村民们都很朴实,只要你了解他们的诉求,没啥不好沟通,多花点心思和时间,总会有办法。最近好一些,很多计划都跟上了进度,年底仁义村即可脱贫。”

  卫生室

  据了解,仁义村72户贫困户多为老年人,最大的88岁,最小的58岁,为了将扶贫推进到“最后一公里”,省民政厅投入扶贫资金12.4万元,仁义村卫生室由扩建前的40平方米,增加至90平方米。

  “多数贫困村都是因病致贫,为了解决隐患,村里必须有个像样的看病地方,现在新卫生室已扩建完毕,我正在协调县里和白山市卫生局,争取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后村民完全可以在村卫生室内做简单医疗检查。”于德君说。

  不是尾声:

  “排水沟工程即将完毕,下一步就得开始准备院落围墙栅栏建设。”

  “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所有庭院围栏将采用加厚的彩钢条材质。”

  “制作全村围栏。共需资金约120万元,顺利的话8月底就能完工。”

  ……

  25日傍晚,夕阳西沉,仁义村村部办公室内,村干部与扶贫工作组坐下来,在商讨“扶贫”工作重点推进计划。

  临行前,于书记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这里施工很乱,你再来,就不一样了。我相信,仁义村很快就能富起来!”

  中国吉林网记者 曹逸群

  记者手记:不忘记、不放手、拉一把

  在仁义村,村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没想到”;最多的表情就是乐呵呵;最无法描述的词汇就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仁义村虽然地处偏僻,可没有人会忘记她的存在,她是吉林省的一部分,更是国家的一部分。

  如今的仁义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脱贫战”,或许,眼前的她还无法给您带来视觉上巨大的冲击,但她质朴与纯粹的底色上,写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期冀。只要有一点点希望注入其中,便会激起层层浪花,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引领……不忘记、不放手、拉一把,仁义村,更需要像“家人”一样的牵挂!

责任编辑: 陈尤欣